公元759年(唐乾元二年),在三峽西首
白帝城下,李白登上了一葉輕舟。滿天朝霞,一江金色波濤,李白站在船頭,沐著晨風,情不自禁地吟誦出了一首被譽為“驚風雨而泣鬼神矣”的千古絕唱《早發白帝城》:
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。
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
一種長久壓抑之后突然暴發的激情,一種獲得解放之后抑制不住的喜悅,在詩句中回蕩。這首詩成了小學生必背的篇目,現在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白帝城。
唐代另外一位大詩人杜甫,流寓夔州近兩年,寫下460多首作品,其中有不少白帝城的詩篇,其中一首《白帝》這樣寫道:
白帝城中云出門,白帝城下雨翻盆。
高江急峽雷霆斗,古木蒼藤日月昏。
戎馬不如歸馬逸,千家今有百家存。
哀哀寡婦誅求盡,慟哭秋原何處村!
詩中寫出了白帝城特有的雨天景象,也寫出了當地人民在戰亂中的深重災難。被人譽為“奇警之作” 。
唐代最早詠嘆白帝城的是陳子昂,他的《白帝城懷古》寫得很有特色:
日落滄江晚,停橈問土風。城臨巴子國,臺沒漢王宮。
荒服仍周甸,深山尚禹功。巖懸青壁斷,地險碧流通。
古木生云際,孤帆出霧中。川途去無限,客思坐何窮!
全詩由打聽夔州土風而至“懷古”,而懷古則逐步引向深遠,轉而寫景,又由眼前的險峻深邃清幽之景引發聯想, 以抒寫羈旅愁情。一波三折,情景交融,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。
唐宋以來,劉禹錫、白居易、蘇軾、陸游、傅作楫等好些著名詩人都詠嘆過白帝城。
白帝城頭春草生,白鹽山下蜀江清!獎⒂礤a《竹枝詞》
瞿塘峽口水煙低,白帝城頭月向西!拙右住吨裰υ~》
共指蒼山路,來朝白帝祠!K軾《白帝廟》
參差層顛屋,邦人祀公孫!懹巍度膂奶恋前椎蹚R》
西控巴渝收萬壑,東連荊楚壓群山!底鏖栋椎鄢恰贰
今天我們沿著蜿蜒的山路登上白帝城山頭,細細體味著眾多詩人的作品,大多可以感受到他們對“白帝城”自然風光的贊美。
千百年來,“白帝彩云”,成了三峽的詩化形象。上個世紀七十年代,著名詩人莎蕻曾經出過一本詩集《奉節的彩云》,詩集中曾這樣贊嘆:
欲去大江尋夢,
黎明說,這兒已耕出彩云……
白帝城與眾多歷史人物有關,如公孫述、劉備、諸葛亮,因此它常常成為“英雄情結”的符號。因此,許多詩人在寫到白帝城時,都不免要對這些英雄人物發幾聲感慨:
自古山河歸圣主,子陽虛與漢家爭!栋椎鄢恰
孤殿嵯峨先主祠,百年疏鑿禹王功!獏羌味Y《登白帝城懷故人李太樸》
功業三分何處是,殘碑不見漢文章!穱鴹潯栋椎鄢菓压拧
宋代以前,夔州古城在今白帝山與子陽城一帶,所以當年白帝城即是古夔州城和奉節縣的標志。白帝城,一段時期基本上是夔州或者奉節的代名詞。詩人們對以白帝城為中心的許多名勝古跡都縱情謳歌。例如,白帝城緊緊背靠的瞿塘峽,詩人對它的形勝作了精彩地描繪:
赤甲白鹽俱刺天,閭閻繚繞接山巔!鸥Α顿缰莞枋^句》其四
眾水會涪萬,瞿塘爭一門!鸥Α堕L江二首》其一
西南萬壑注,勁敵兩崖開。
地與山根裂,江從月窟來!鸥Α饿奶翍压拧
這些詩句,視界宏闊,氣勢磅礴,生動形象地描述和贊嘆了瞿唐峽的雄偉壯觀和恢宏博大。
就是當代發現的絕世奇觀
天坑地縫,詩人們也留下了不少詩作。例如小寨天坑坑口直徑及深均在6 0 0 米以上,中有陰河咆哮奔騰,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深、最奇特的大漏斗,但多年無人知曉:
落在深山千嶂圍,心潮滾滾肝腸摧。
一朝沖出夔門外,天下漏斗推為魁! ——趙貴林《小寨天坑》
天井峽又名地縫,長1 0 余公里,人跡罕至。英國探險隊員測得其深為2 5 0 米,幾次下去,終不得窮其源而返。
莽莽大山一刀劈,縫裂萬米天下奇。
古木蔭翳藏龍虎,英雄至此變氣虛!——趙貴林《天井峽》
詩人斯原,更是以詩人的情懷寫下對天坑地縫的感受:
終于找到了這份寧靜
上帝派風和億萬根松針
與我默默交談
往事如波
翻滾成喧囂大海
心,化作一塊裸巖
孤立岸邊
任多情的浪
一次一次拍打
再不為所動
-《天坑松濤》
恐懼裹著誘惑
引我前行
在邁入地獄的最后一步
膽怯從腳底升起
無數條無形繩索
牽扯不羈的心
稍回頭
一次神秘莫測體驗
冷笑著
與我擦肩而過
-《地縫之口》
歷代詩人對白帝城一帶的詩篇,構成了一幅長江三峽歷史、風俗、景觀、民情的巨幅畫卷。特別是詩圣杜甫,在白帝城下生活一年多的時間,寫詩達460多首,約占今存杜甫詩的三分之一。
“詞源倒流三峽水,筆陣獨掃千人軍!保ā蹲砀栊小罚┒鸥缰菰娪腥缛龒{水倒流,回旋激蕩,掀起萬丈巨浪;其如椽大筆,獨掃千軍萬馬,對后世詩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。杜甫夔州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杰作,對其后的中國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歷代詩人對白帝城一帶的詩篇,構成了一幅長江三峽歷史、風俗、景觀、民情的巨幅畫卷。特別是詩圣杜甫,在白帝城下生活一年多的時間,寫詩達460多首,約占今存杜甫詩的三分之一。
“詞源倒流三峽水,筆陣獨掃千人軍!保ā蹲砀栊小罚┒鸥缰菰娪腥缛龒{水倒流,回旋激蕩,掀起萬丈巨浪;其如椽大筆,獨掃千軍萬馬,對后世詩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。杜甫夔州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杰作,對其后的中國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在白帝城上的十賢堂里,供奉著杜甫、李白、白居易、劉禹錫、蘇軾、范成大、陸游、王十朋、傅作楫、張朝墉等十位詩人。這些詩人,都在白帝城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。近些年,縣里通過編撰《夔州詩全集》,基本上查清了歷代詩人的情況。通過統計,上千位詩人在這塊土地上俯仰吟哦,寫下了上萬首詩章。